24節(jié)氣丨小雪:冬意漸濃,詩酒花茶閑中過

來源:原創(chuàng)???? ?公司動態(tài) ????|???? ?2020-11-22 08:54:00

?

 
莫怪虹無影,如今小雪時。
 
11月22日,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二十個節(jié)氣——小雪。
 

 
作為一個氣候概念,“小雪”并不代表著一定會下雪。
 
此時節(jié),氣溫急劇下降,早晚空氣中寒意漸重,北方地區(qū)開始出現(xiàn)少量的降雪天氣。
 
 

小雪三候

 

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:
 
一候虹藏不見丨此時北方地區(qū)已不再下雨,雨后彩虹自然也難覓蹤影。
 
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丨天空陽氣上升,地下寒氣下降,天地各正其位。
 

 
三候閉塞而成冬丨大地變得沉靜,將萬物的活躍藏起,到那時,嚴冬就到來了。
 

小雪習俗

 
小雪的相關(guān)習俗大多與吃有關(guān),主要有腌臘肉、吃糍粑、曬魚干、吃刨湯等。
 

 
腌臘肉丨“冬臘風腌,蓄以御冬。”美食讓平常日子又多了些期盼。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,天氣變得干燥,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。人們從這一時節(jié)開始動手做香腸、臘肉,把多余的肉類用傳統(tǒng)方法儲備起來,等到春節(jié)時正好享受美食。很多地方都有冬季吃臘肉的習俗,尤其是南方城市,更是對臘味情有獨鐘。
 

 
吃糍粑丨“十月朝,糍粑碌碌燒。”在我國南方一些地區(qū)有農(nóng)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。把糯米蒸熟搗爛制作成圓形、方形或長條形,象征著豐收、喜慶和團圓。
 
 

 
曬魚干丨小雪時,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、儲存干糧。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臺灣海峽,另外還有旗魚、沙魚等。
 
吃刨湯丨有的地方還有吃“刨湯”的風俗。殺了豬,做一鍋豬燴菜。再配上米飯、小菜、美酒,邀請四鄰聚餐,寓意團結(jié)、和睦、萬事興旺。
 
 

小雪養(yǎng)生

 
小雪時節(jié),氣寒將雪,地寒未甚。養(yǎng)生方面,除了吃飽穿暖,也應適當運動,增強免疫力。
 
 

 
保暖防感冒丨小雪已是初冬季節(jié),天氣較為寒冷,起居要做好御寒保暖,多備幾件冬裝,做到酌情增減,隨增隨減,防止感冒的發(fā)生。冬陽可貴,天氣好的時候,也可以多曬曬太陽。
 

 
多吃溫性食物丨進入冬季,應多吃溫性食物。平時的菜肴中可以多加入一些蔥、姜、蒜,每天喝一杯熱牛奶,適當吃芝麻、花生等有助補腎的食物,也可以吃些黑米、黑芝麻、黑木耳等黑色食物,可迅速使人恢復身體熱量,抵御寒冷。多食粥湯,如有養(yǎng)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、消食化痰的蘿卜粥、益氣養(yǎng)陰的大棗粥、有補虛功效的雞湯等。水果類可以適量吃些橙子、橘子。每晚用熱水泡腳,能刺激足底穴位,提高機體抗寒能力。
 

 
勤于運動丨小雪過后,雖然氣溫更低,但積極鍛煉也不要放松。可選擇跳繩、太極、慢跑、跑走交替或是爬樓梯等相對比較溫和的運動。適宜的運動能讓全身各個部位活動起來,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增強體質(zhì)。但也不可運動過度,大量的出汗會“發(fā)泄陽氣”,起到相反的作用。
 

小雪節(jié)氣到

 
小雪節(jié)氣已到,日短影疏,冬意漸濃,還需及時添衣防寒。
 
四季更迭,如若四下皆美好,何懼寒冬?
 

 
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無?
 
妨,就約上三五好友,圍爐夜話,詩酒花茶閑中過,靜享生活恬然。
 
小雪節(jié)氣,愿與你相逢,愿事事如意,愿總有溫暖與你不期而遇。